内蒙古包头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景色宜人,气温适度。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包头市园林绿化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绿地面积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努力,无论以人均绿地面积,还是城区绿地率,很多指标都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多次受到住房建设部的表彰。
前不久在京召开的一次园林会议上,包头市园林科技研究所花卉室主任、副研究员邬晓红在简单介绍了该市园林建设“成绩”后表示,基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包头园林绿化中适用的植物材料较少,使得很多绿地的景观效果比较相似,很难反映出自己的特点。
此外,曾经风靡全国的草坪热、大树进城热,以及依然流行的灌木密植风也在包头出现。“成景快速,绿量大是它们的优点,但却容易忽视种群间相互协调,难以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她说,近些年包头市园林绿化在探索中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草坪面积在减少,耐寒、耐旱的多年生景天科植物作为地被应用的面积在增加。宿根花卉的用量逐年扩大,种类也在不断丰富中,并且被大量用于道路、公园、广场等绿地。
作为包头生态园林建设的成功案例,邬晓红又向记者介绍了赛罕塔拉公园的建设特色。赛罕塔拉公园位于包头的城市中心,总面积770公顷,其中林地150公顷,草地380公顷。其间四条沙河穿园而过,形成独具特色的天然草原湿地景观。该公园被新老城区和开发区所围绕,是名副其实的“城中草原”。
为了实现“体现大自然草原风光,使其具备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色”的目标,公园内不仅建设了诸如敖包广场等民族特色鲜明的设施,作为定期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在园林绿化方面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邬晓红解释道,在公园草地中间点缀种植萱草、宿根天人菊等宿根花卉,在不破坏原有草地景观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视觉效果。此外,由乡土树种杨树组成连接公园的城市绿道,有效地实现了人车分流,提高了主干道的车辆通行能力,同时也成为健身者骑行的景观道路。
“干旱是西北地区气候的最大特点。”邬晓红说,基于这样的特定条件,做好绿化是基础,然后才是提升品质,进行美化。受缺水等环境因素影响,赛罕塔拉公园植被品种丰富度降低,植物群落面积减少,物种发生变化。作为对策之一,在植物配置中以遵循现有自然景观为前提,选择乡土植物,构建合理稳定的植物群落,体现当地自然草原生态环境景观成为重要原则,收到良好效果。
内蒙古幅员辽阔,从沙漠、荒漠一直过渡到草原森林;有连绵的阴山山脉,奔流不息的黄河;有平原、丘陵、高原等地形,复杂多样的生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观赏植物资源。邬晓红表示,包头市园林科研所20多年来对内蒙古地区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坚持不懈地考察,完成并出版了《内蒙古野生花卉》一书。以此为指导,该所持续进行着野生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为“用乡土植物打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做着不懈努力。
邬晓红指出,选择野生乡土植物中具有优秀观赏特性的种类并将其进行驯化应用于园林绿化中,可以增添地域植物景观特色。这些野生植物耐旱、耐寒、耐瘠薄,符合本地区气候条件,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应能力。
随后,她又推荐了几种很有潜力的乡土植物。
沙冬青,优良的固沙植物,具有抗热、抗旱、抗寒、耐盐碱、耐贫瘠、耐沙埋、抗风蚀、阻沙能力强等特性,且分枝多,冠幅较大,是一种难得的既耐低温、干旱又能保持冬季常绿的阔叶植物。沙冬青植株密被银白色柔毛,当年生枝条鲜黄微泛绿色,丛植或群植可以形成银灰色的色块效果。沙冬青还是较好的绿篱材料,四五月盛开金黄色的蝶形花,具有特殊的景观效果。
蒙古扁桃,根系发达,耐旱、耐寒、耐瘠薄,开粉色花,花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可作干旱地区水土保持植物,并具经济价值。
蒙古莸,花序较长,开蓝紫色花,花期正值夏秋季,可填补夏末、秋季观花植物缺乏地区的不足。其抗逆性强,可作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街道主要绿化树种。亦可作绿篱、花镜、雕像的背景或构建图案或与低矮植物配置或成片栽植,其观赏性更为独特。
花楸,冠形多姿,初夏白花如雪,入秋叶紫果红,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树种。花楸一年四季都有它独特的风景,更因它的叶色多变,有“秋天魔术师”的美称,是一种优良的观叶、观花、观果型树种。
茶条槭,叶、果供观赏,叶型美丽。秋季叶色红艳,特别引人注目;夏季刚刚结出的双翅果呈粉红色,十分秀气、别致,是北方优良的观赏绿化树种,宜孤植、列植、群植,或修剪成绿篱和整形树。长圆卵形白色花瓣,花有清香,是良好的庭园观赏树种,也可栽作绿篱及小型行道树。
“此外,我们也发现诸如毛茛、华北蓝盆花、黄芩、柳兰、石竹、金莲花等草本植物,在抗逆性和花色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它们或片植或构建花境或点缀草坪,都能带来秀美清新的景致,值得在城市绿化中大量推广。”邬晓红总结道。
华北蓝盆花
来源:互联网
推荐阅读:
翠蓝柏盆景制作及养殖方法
鸡爪槭盆景价格及养殖方法
侧柏的盆景价格及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