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探索“互联网+花木+X”模式

发布日期:2015-09-23 查看次数: 97 编辑:

  1至8月,成都温江区花木销售6.49亿元,同比下降59.46%。鉴于此,温江区着力探索“互联网+花木+X”模式,以解决阶段花木产能过剩问题。

  “互联网+花木+企业”销售模式。温江区整合惠美花境、光建园林等6家大型花木企业,开发温江花木销售APP和温江花木微信公众平台,与两家上市园林企业、两家一级园林企业、1家房地产企业实施战略合作,建设温江花木大数据平台,利用中国花木电子商务中心,打造涵盖科研、种植、养护、交易等全功能形态的温江智慧花木交易中心。力争到2017 年,实现花木电商交易额2亿元,占当年总销售额的10%。

  “互联网+花木+家庭”消费模式。结合市场需求优选温江花木品种进行特色化设计,发展适合家庭种植的容器苗、全冠苗、微观盆景等,形成阳台绿化、屋顶绿化、庭院绿化、室内绿化等“多绿态合一”产品供应体系,借助京东、“天虎云商”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构建花木家庭消费的“生产-供应-运输-养护”一条龙产业服务链。

  “互联网+花木+旅游”转型模式。完善特色景观苗圃和赏花基地休闲观光功能,打造温江园林·鱼凫花乡、植物编艺园、先锋盆景园等10个特色景点,50家国际驿站、精品农庄,与携程、一呆、驴妈妈等网络平台合作,整体包装推介温江红枫、紫薇等5条近郊“快旅慢游”观赏线路,把过剩花木产能转化为旅游资源。力争到2017年,实现年接待乡村游客 800万人次,旅游收入18亿元。

  “互联网+花木+标准”种植模式。设立花木产业发展专项发展基金,建立花木标准化示范推广中心,积极完善花木标准,力争到2017年,完成地方花木标准编制225项,其中国家级标准1项,省市级标准各20项;到2020年,新建标准化基地10个、总数达40个,实现优质花木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80%以上,建成国家花木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互联网+花木+预警”管理模式。在全面普查调研基础上,建立温江花木产业数据库,完善中国(温江)花木价格指数平台,健全集花木市场预测、预报、预警的花木信息化管理系统,综合分析未来市场可能发生情况,以一年短期预报、三年内中期预报、三年以上长期预报模式,引导种植主体动态淘汰调整种植品种,以科学预警方式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来源:互联网

       推荐阅读:

  瓜叶菊的养殖方法

  大叶吊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百岁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丹霞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布袋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Hortiflorexpo IPM 会员服务

请登录会员中心,填写展位信息!

展商展位预订 专业观众登记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8:30-17:00

参展服务:

媒体合作: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