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公园(花博园)项目花卉苗木配置及景观效果评定会召开

发布日期:2017-04-25 查看次数: 197 编辑:

每日甘肃网讯 据嘉峪关日报报道(记者赵明霞)4月20日,我市召开世界文化遗产公园(花博园)项目花卉苗木配置及景观效果评定会。市委书记、市长王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洪涛出席,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丁巨胜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边玉广出席会议。

  会上,设计单位汇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花博园规划设计方案和花博园花卉、苗木配置及景观效果设计方案;花博园项目专家汇报了专家组意见;与会人员交流了意见建议。

  在认真听取汇报和交流发言后,王砚指出,该项目作为我市关城大景区文化旅游五大项目之一,2013年由市委、市政府决策实施,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谋划实施、建成建好该项目对全市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非常必要。此次规划设计科学、专业,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符合上位规划,遵循了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规划和省政府文物保护规划的要求,充分吸收了以往的意见建议,更加优化、实化、细化和人性化,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准确把握了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和城市、关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符合嘉峪关转型发展需要,是关城旅游的补充、配套、延伸,有助于提升文化品位。二是符合嘉峪关实际,彩凤东南飞的造型和关城“龙头”的形象遥相呼应,并与丝博园、古街古镇、文化创意园相配,和悬壁长城、长城第一墩相连,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丰富了关城旅游内容;同时从树种、苗木、土壤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分析和细化补充,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得到极大增强。三是规划定位准、品位高、格调新,注重了生态修复和环境建设、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旅游景区和城市发展、观赏游乐和科普教育“四大关系”的协调,将有效改善关城周边混乱无序、门店林立、私搭乱建、垃圾围村、私屠乱宰、乱停乱放等状况,在周边雪山、戈壁、沙漠、绿洲、农田和城市等特殊复合型生态中找准景区定位,突出了人文遗迹的“主”和自然景观的“次”,能够全面展现世界文化遗产公园的独特魅力。

  就进一步做好项目规划工作,王砚强调,要注重研究水系连通,做好景观湖水、浇灌节水、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等专项规划,切实做到供水用水科学合理。要注重休憩场所设施建设,为老幼妇弱游客提供凉亭。要注重科普教育功能发挥,注重各类植物科普知识宣传介绍和长城九大著名关口微缩景观的跟进研究,同时述说演绎好与嘉峪关相关的张骞、霍去病、班固、玄奘、林则徐、左宗棠等历史文化名人故事,尊重历史传统,延续历史文脉,感受历史沧桑。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进平,市委常委、副市长申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彪,副市长何正义,市政协副主席保元庆,市委秘书长韩峻峰出席会议。

  雄关区、发改委、规划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文章来源:每日甘肃网-嘉峪关日报 


Hortiflorexpo IPM 会员服务

请登录会员中心,填写展位信息!

展商展位预订 专业观众登记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8:30-17:00

参展服务:

媒体合作:

顶部